水头村位于侯平高速夏县出口处,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1500户5300人,6430亩耕地,137名党员,主导产业为夏乐西瓜、蔬菜种植、蒸馍产业,人均纯收入13930元。是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民主法制示范村,28365365tw五大联赛_365bet正网_365bet在线手机版首批“五面红旗”创建示范村,夏县“四片两带”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的重点村。
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水头村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惠民生,坚持“三三五”机制,强引领、激活力、增福祉,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实现了基层组织大作为、产业发展大变样、村风民风大提升、村容村貌大改善。
三力齐发,夯实乡村振兴基石。水头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一是在思想定位上发力。领跑乡村振兴,坚定理想信念,定位发展前景。水头村坚持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打造“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康养智慧型田园综合体为目标,突出“路、水、暖、气、电、数、链、废”八大重点,投资2108万元强力推进东街污水管网建设、东街街巷设施提升、高标准绿化提升、街道数字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亮化工程等“三治四化”7个方面10个工程。二是在精准规划上用力。根据村实际情况,编制了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农房建筑设计规划以及村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换届后,制定了水头村2022年重点任务目标承诺,村“两委”干部以责任为使命,以发展为担当,签订履职承诺,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三是在建设标准上聚力。坚持把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摆在重要位置,作为2022年重点工程来抓,及时组建专项工作领导组,制定创建方案,梳理建设项目,设立监督管理组、实施技术组和财务材料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项目进行监督,确保项目高标准实施,创建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抓实效,打造乡村振兴引擎。坚持目标导向,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推动水头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高质量开展。一是抓工期,明确工程节点。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两争一站”工作总要求,结合“冬季行动”的深入开展,超前谋划项目储备和前期手续办理。同时,明确项目时间表、路线图,定期组织项目观摩,汇报项目进展,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村集体和村民合力参与的推进机制。二是抓资金,提供坚实保障。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重要意义,统筹整合部门力量,落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用于亮化工程;落实政府专项资金用于北堡街巷设施提升、水冲式厕所改造、煤改气工程;落实绿化专项资金用于通道和生态驿站绿化建设工程;筹措村集体资金用于南关街道改造和农贸市场建设工程,为示范创建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抓就业,全力改善民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最大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三类户及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建立乡镇政府、村委会、项目实施单位劳务信息沟通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劳务保障,帮助低收入群众稳就业、促增收、渡难关。
五措并举,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焕发乡村治理新活力,做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篇文章。一是产业做支撑。成立馒头协会,注册“夏都馒头”商标,设置统一标识,发展经纪人队伍,引进现代馒头加工设施,每年春节都承办夏县馒头文化节,目前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人均年收入超10万元。成立西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南建设占地千亩有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到路、林、渠、田、井、电、网全配套,是28365365tw五大联赛_365bet正网_365bet在线手机版蔬菜批发市场的主要集散地,亩纯收入2万元;依托大运二级路建设2000亩优质大棚西瓜现代产业园,注册了“夏乐西瓜”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每个西瓜都有溯源二维码,产品辐射全国各省,亩纯收入2万元;还成立了晋雪种植、俊杰种植、江心农机等专业合作社,为农业提供产前、中、后全流程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二是生态重提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持续推进“五改”工程:改路,拆房1000间,打通街巷30条,硬化街巷道30公里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改水,铺设供水管道30公里,户户通自来水;建设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10公里,主街道排水全覆盖。改能,煤改气1400户,实现农户清洁能源取暖做饭全覆盖。改房,建设7个70栋能够容纳1300户的单元楼小区,全村1/3群众住进小区。改厕,按照标准改造水冲式厕所500座,并接入镇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三是乡风要传承。紧抓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建成占地50余亩的涑水公园、党建长廊、文化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电子屏,建设1200平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组建了书法、文艺、体育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交流学习服务活动,每年春节、重阳节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种方式开展模范榜样评选活动,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五好一文明”“好媳妇”“好婆婆”“致富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创业典型,引导村民涵养家风,崇德向善。四是治理抓创新。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纵深推进“三治”融合。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五会”等组织机构,做到各项治理有组织、有章程、有活动、有效果。积极吸收农村德高望重、为人正派、处事公道的各类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将农村各类人才聚集到党支部周围,夯实自治基础。成立了综治中心,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施“421”(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务运行机制和“三级网格”管理机制,创新“四诊四心”服务群众机制。形成了以支部组织领导、党员干部参与,全民上下联动、村组巷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五是生活比提质。产业兴旺是基石,生态宜居是保障,乡风文明是灵魂,治理有效是核心,生活富裕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集体经济上,一方面发挥区位优势,盘活闲置土地,高标准建商贸门面房租售增加村级集体收入,2022年南关街道拓宽改造工程,已新建商贸房屋100余间;一方面积极探索发展花卉种植产业500亩,实现涵养生态、美化乡村与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多赢格局。在群众增收上,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壮大蔬菜、西瓜产业;举办馒头文化节,搭建蒸馍产业学习交流平台,扩大蒸馍产业队伍。同时利用镇区优势,对1000余人进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实用技术技能,从事商贸、电子、保姆等职业,人均年纯收入超5万元。
- 相关解读